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事關國家未來。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在新時代對更好教育的強烈期盼,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關鍵在于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面對教育事業發展新形勢新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教育事業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推動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深化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成為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根本遵循,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回應人民對更好教育的期盼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我國教育事業邁上了新臺階,教育發展總體水平明顯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高,國際影響力穩步增強,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加快推進,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教育戰線堅持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是推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充分肯定教育事業發展成就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教育事業面臨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2014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我國人口多、國土廣、地區差異大,有2.6 億學生和1400萬教師,搞好教育事業任務艱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2012年以來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4%,這是很大的一件事。我國經濟總量雖然已經是世界第二,但我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教育資源歷史積累不足,地區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教育總體條件還不是很理想,教師特別是基層教師收入總體水平不高,辦學條件標準不高,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解決這些新問題、應對這些新挑戰,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破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促進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動力
在新的形勢下,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边@一重要論述,指明了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總方向,就是要從上規模、講數量向強素質、提質量、促公平轉變,使我國的教育越辦越好、越辦越強,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在新時代對更好教育的強烈期盼。這就要求我們采用系統思維和系統方法,全面把握教育領域的各種關系,統籌處理各種矛盾,科學謀劃綜合改革。
(二)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需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這五大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領教育改革發展”。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求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深刻認識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要從整體上、從內在聯系中把握新發展理念,增強貫徹落實的全面性、系統性,在教育改革發展的理論和實踐上有新突破,不斷開拓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新境界。
(三)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需要堅持教育事業的文化自信
2016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學校時明確指出:“我們的教育改革要堅持文化自信,好的經驗要堅持,不足的要補齊?!比嫔罨逃I域綜合改革一定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扎根中國大地,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在教育改革中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豐厚遺產,立足本土,審慎學習國外先進教育思想,不斷總結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及其教育思想,讓教育改革更加智慧地解決各級各類教育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改革之路。
二、解決人民關心的教育熱點問題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當前,教育改革發展面臨一系列重大問題,其中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主要是促進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質量。面對人民群眾對“更好的教育”和“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的強烈期盼,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重點就是要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這些教育熱點問題。
(一)要促進教育公平,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
一要強化教育扶貧意識。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區、農村地區、老少邊窮島地區,對這些地區尤其要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少年強則中國強,中西部強則中國強。2015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國培計劃(2014)”北京師范大學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的回信中指出:“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貧困地區,我們必須補上這個短板。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p>
二要強化對農村地區教育的支持力度。2014 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大對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2015年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會議指出,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三要強化對民族地區教育的投入力度。2014 年9月28 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指出,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傾斜,加快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實行免費中等職業教育,辦好民族地區高等教育,搞好雙語教育。針對教育公平面臨的這些難點和重點任務,黨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要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核心工作
針對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
針對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要通過體制創新提升質量。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大學時指出,黨中央作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決策,我們要朝著這個目標堅定不移前進。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笆澜缟喜粫械诙€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我們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正是在這一號召下,建設“雙一流”大學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強音。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啟動實施的“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戰略,是中國大學沖刺國際前列、打造頂尖學府的“沖鋒號”。建設“雙一流”,就是要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
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恢復高考40多年來,我國考試招生制度不斷改進完善,基本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考試招生體系,為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當然,優質教育資源缺乏、布局不平衡、入學機會的地區差距等矛盾日漸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傮w上看,我國考試招生制度符合國情,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必須通過深化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選拔水平,適應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是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的關鍵環節。為了保障和促進教育公平,國家在優化高等教育資源布局的同時,抓住考試招生制度這一關鍵環節,不斷探索和有效推進了高??荚囌猩贫雀母?,建立健全了教育重大政策的科學決策機制,更好地維護了高校招生的公平正義,讓更多的人共享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成果。
為扎實推進教育改革,使高等教育更加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高等學校正在深入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作為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通過深化改革,努力促進協同育人機制更加優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教師培訓體系實現制度化、專業化、網絡化,使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取得新進展,高等教育發展更加協調。
三、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發展
在新的形勢下,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發展,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頂層設計,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以新發展理念為教育改革的思想指南,以加強黨的領導為教育改革的根本保障。通過這一系列改革,“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p>
(一)立德樹人是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根本任務
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是教育事業的神圣職責,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要積極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這里講的“德”,既是指馬克思主義道德觀,也是指社會主義道德觀,還包括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這樣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我們要以體制改革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既要發揮廣大黨員干部通過自己的模范行為感召和引領群眾的作用,又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既要發揮政策導向作用,使各方面政策都有利于崇高道德的培育,又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行各業規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準則;既要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形成良好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又要使各種社會管理部門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體現正確的價值導向。總之,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不斷加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工作力度,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
(二)以內涵式發展統領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堅持內涵式發展,要求把教育的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要求統籌利用好、布局好各類教育資源,突出?;尽⒀a短板、促公平,推動區域、城鄉協調發展;要求優化人才供給結構,加快高中階段教育普及進程,推動高等教育分類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加快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人才;要求創新教育供給方式,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拓展教育新形態,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努力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要求改革教育治理體系,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加快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要求擴大社會參與,提高教育開放水平,整體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等等。
(三)以依法治教引領和推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發,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八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時強調,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引領和推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就是要完善教育法律和制度規則體系,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建立健全推動教育改革的法定程序,及時推出教育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立、改、廢、釋”,保證教育法律和制度規則體系服務于依法治教的要求。推進各級教育部門依法行政,推動放、管、服改革。依法治校,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落實和規范學校辦學自主權,實行一校一章程。
(四)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組成部分,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和制度執行力。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實現教育現代化,就必然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改革不適應現實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構建適應時代變化的教育治理體系,不斷提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水平,解決當前階段面臨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使各級各類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符合學生成長規律,從傳統的教育管理轉向教育治理,推進管辦評分離,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的新型關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五)辦好中國教育的關鍵在黨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辦好中國的教育,關鍵同樣在黨。針對當前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高校要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必須堅持“四個服務”原則,即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四個服務”的重要論述,既是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國整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基本遵循,是黨的教育方針在新時代的豐富和發展。
這些重要講話和論述,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等教育乃至整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遵循。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必須牢牢掌握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掌握教育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總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教育領城綜合改革的思想,堅持了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的基本原則,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教育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同時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體現時代特征和改革創新精神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是在立足基本國情、深刻分析當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遵循教育發展規律、科學謀劃教育改革發展基礎上形成的,有著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是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布局在教育領域的具體貫徹和落實,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