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培養單位:
為落實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教高〔2019〕6號)、《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教研〔2020〕9號)和《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范(試行)》(教外〔2018〕50號)等文件精神,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提升課程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國際化水平,經研究,學校擬開展全英文教學課程提升項目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全英文授課課程,加快人才培養國際化進程。
二、申報范圍
課程遴選范圍為學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計劃中所列的用英語進行全程授課的非語言類課程。原則上課程類別應為公共必選課(公共必修課)、專業必選課(平臺必修課)、量大面廣的專業選修課(專業方向課)或中國概況和文化類課程。
三、申報要求
(一)項目負責人應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具有博士學位,或至少有 1 年及以上海外留學、進修或工作等經歷的骨干教師,能熟練使用英語進行授課和交流,講授申報課程不少于 2 輪。
(二)鼓勵有海外留學、進修或工作等經歷的教師申報,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立項。為保證課程教學質量,負責人每學期講授全英文教學課程不超過 1 門。
四、建設內容
(一)課程建設成果須包括大綱、課件、教案、試題等全套教學材料。
(二)鼓勵授課教師根據課程教學實際需要自編講義,并在此基礎上編寫出水平高、特色鮮明的全英文教材。社會科學類英文版教材采用前須進行專家評審。
五、申報程序
項目申報工作程序為教師申報、培養單位審核推薦、學校評審立項。具體如下:
(一)2024年11月6日前
各培養單位組織教師個人申報或教學團隊申報,申報時如實填寫各《項目申報書》(見附件),并提交培養單位審核。
(二)2024年11月10日前
各培養單位進行初步評選,提出推薦名單;培養單位黨政聯席會審議通過,確定向學校推薦的立項名單并排序推薦到國際合作部。請各單位將《項目申報書》紙質版(一式三份)、相關證明材料(一式一份)及匯總表報送至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107室辦公室(太白校區國際合作事業大樓一層),電子版同時發送至tonwu@nwu.edu.cn。
(三)2024年11月中旬
國際合作處(國際教育學院)協同教務處和研究生院組織專家進行課程立項評審,根據專家評審結果確定擬立項名單,并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的建設項目正式進入立項。
六、項目管理
(一)獲批全英文教學課程提升項目,認定為同級別教改項目。以校級形式立項后,項目負責人與學校簽訂項目任務書并進入項目運行階段,學校撥付立項支持經費。課程建設周期 2 年,建設期內至少開課 1 次,課程驗收合格后應至少開課 1 次。
(二)課程立項后,學校給予全英文教學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必選課、量大面廣的專業選修課)2萬元/門、非核心課程(公共必選課、中國概況和文化類課程)1萬元/門的建設經費。建設經費實行分批撥付,立項后撥款 40%,階段檢查合格后撥款剩余 60%。建設經費主要用于課程資源開發、教師進修調研、教學研討與交流、圖書資料購買等費用支出。
(三)課程建設由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負責組織,各院、系、部負責監督課程的具體建設和教學實施,教務處和研究生院負責開課后的監督管理。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協同教務處、研究生院共同組織開展課程建設階段檢查和結題驗收,并不定期組織專家進行聽課檢查。
(四)因教師個人原因導致課程建設終止或結題驗收不合格,學校將取消立項并收回已撥付的建設經費。
七、工作要求
(一)科學規劃、認真組織。請各培養單位高度重視全英文教學課程提升項目申報工作,根據培養單位課程建設現狀,充分動員、精心組織、綜合考慮、優中選優,切實做好申報工作。
(二)嚴把申報材料質量關。各培養單位要認真、細致準備申報材料,要求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材料文字要求準確精練、重點突出、邏輯清晰,注意政治性、思想性,突出科學性、創新性和適用性等。
(三)嚴格申報工作紀律。各培養單位嚴格推薦程序和推薦條件,利益相關人員要主動回避。
(四)認真審核課程內容。各培養單位應對項目申報人開展思想政治表現和師德師風審查,對申報課程進行內容審查。
(五)做好監督和結項工作。項目批準立項后,項目負責人應按照項目建設方案組織實施,各培養單位應積極監督項目建設情況,保證項目按期保質完成,并做好項目結項工作。
相關工作具體時間另行通知,未盡事宜,請及時與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聯系。
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紀喆 88302373
國際合作部(國際教育學院)
教務處
研究生院(部)
2024年10月20日